人之所以成为人,是因为他要经历一个为期很长的神经系统幼年期,脑的童年期。
神经系统思维物质的基础则是活跃的感知、观察、冥想。
人在学会深入周围世界各种现象的因果关系的实质之前,应带在童年时代经历一个思维锻炼的阶段。
让孩子起初先不去思考那些因果关系,让他只是细心查看对象,在里面发现某种新的东西。
最初的思维课不应当在教室里面对着黑板上,而应当到大自然中去。我还想说:真正的思想总是包含着激动的情感。只要让孩子领略到语言的芳香,他的心就会激动。
我千百次的证实:缺少了诗意的、美感的涌流,孩子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智力发展。
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与情感和体验分不开。
教学过程、特别是对周围世界的感知要充满情感,这是儿童思维的发展规律提出的要求。
美和活跃的思想犹如阳光和花朵那样有机的联系着。为什么人在童年岁月能掌握这么多的民族语言词汇?因为周围世界的美正是在这个时期首次展现在他的面前;这是因为他对每个词,不仅领会了它的含义,而且也感受到它色彩的细微差别。